找到相关内容286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学讲要

    论理学  己 佛行之律与经世学  庚 佛行之禅与卫生学  辛 佛果之施设应化与文艺美术   在此盛暑之下,得在庐山会聚一堂,真有“火宅得清凉”之感。但依清凉之境而暂得...说到者。   己、佛行之律与经世学──伦理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社会科学、律学之义甚广,通于应作不应作:禁其所不应作者,而其所应作者、尽形寿去勤作。大乘以群众利益为前提,凡应作不作、不应作而作,均名犯戒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439553.html
  • 汉地佛教寺院的殿堂布置及装饰艺术

    庄严饰物,其寓意是“佛行即行,佛住即住”。   幡:是布列于佛坛四周的长条状的丝织或棉织物,上面书写经文或敬语。   幢:是佛殿内悬挂的长筒形庄严饰物,一般用丝织品或棉布制成。幢身周围分置八或十个...

    佚名

    |艺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6165722713.html
  • 噶举上师祈请文(原名:噶举金鬘上师)

    (罔波巴)  揭显光明之幻迹 杜松浅巴尊者我祈请 (第一世大宝法王)  调服难调之佛行 桑杰瑞千尊者我祈请 (第一世泰锡杜)   征服法界统辖力 彭乍巴大师我祈请 (第二世大宝法王上师)  东方...

    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443870.html
  • 佛教史上最早的居士

    耶舍的父亲当下就见到了佛法的真理,得法眼净,成为初果圣人。已除掉对佛法僧三宝及戒律的怀疑与不信的耶舍父,给佛行了印度人最尊贵的顶足礼,由佛亲授三归依,并自誓受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戒...

    哈 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650932.html
  • 汉地佛教寺院的殿堂布置及装饰艺术

    古代王者出行时的承尘伞状物演化而来的,作为佛的庄严饰物,其寓意是“佛行即行,佛住即住”。  幡:是布列于佛坛四周的长条状的丝织或棉织物,上面书写经文或敬语。  幢:是佛殿内悬挂的长筒形庄严饰物,一般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2661638.html
  • 弥勒菩萨有何大愿

    甘露味,圆满佛行尽无余。从此命终承愿力,即得上生兜率天,忻庆奉事慈氏尊,速得成受菩提记。』(虽此经末言:「此经汉藏未见及番本亦无,但却提到西国诸贤多有批注,且列为恒常功课,与《华严行愿品》、《三十五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166403.html
  • 关于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预言与授记

    转世。 当弟子续问噶玛巴将转世几次,以及噶玛巴的法教将住世多久时,佛说噶玛巴将以持比丘具足戒的身份转世十三次,并于未来千佛时期不断转世, 而且预言噶玛巴的佛行及化现将永无休止。   弟子又问噶玛巴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095773780.html
  • 永怀 晓云导师佛心画艺

    ,不但彰显了吾师 晓公上人寓佛法于艺术之教化旨意,也将佛行、禅行作为中印佛法的灯灯相承,互相对应,以为后辈学人欣赏“以艺术代替经典”的法雨均沾。  吾师创办清凉艺展之本意,即以佛法艺术创作之肃穆祥和...

    仁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474092.html
  • 宗教信仰对劳动观的塑造

    是修行的障碍,反而成为修行的重要方式,所谓“担水劈柴,皆是妙道”已经成为禅门的格言。   研究者还分析了禅宗社会伦理对日本劳动观的影响,认为一代宗僧铃木正三的“劳动即佛行”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,重塑...

    张志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278940.html
  • 为什么要留舍利?它的作用是什么?

    比量。若顶上若颈上。若心前若背后。若两胁若腰闲带设利者。譬如世间犀牛之角。若人带之离水六尺。带舍利者亦复如是。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。善根渐生恶障渐离。善人自遇恶人自去。所作事业皆同佛行。同释迦牟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2482368.html